关于迟发性运动障碍,你要知道这3点!

你是否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场景:


有人总是不受控制地做鬼脸、噘嘴巴,或是手脚不受支配地扭动?千万别以为这是对方在故意搞怪,这很可能是一种疾病的信号,它的名字叫做迟发性运动障碍。




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是迟发性运动障碍?

迟发性运动障碍是使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如某些抗精神病药)后引发的多动性运动障碍。

其症状表现多样,最常累及的是面颈部。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受控制的伸舌头、咀嚼、噘嘴、歪下巴或脖子不自主转动等情况,这些动作往往反复出现、节律不规则,且完全无法通过主观意志控制。

除了面颈部,四肢和躯干也可能受到影响,表现为类似舞蹈样的不自主运动,比如手指弹钢琴样动作、手臂无规律挥舞、腿部扭动等,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站立、行走和日常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可能引发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药物不止抗精神病药,像部分止吐药、抗抑郁药以及心境稳定剂,也存在一定的致病风险。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权衡其治疗效果与潜在风险,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关于迟发性运动障碍,有3点需要特别注意~

一、及时发现

迟发性运动障碍很重要

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针对这一点,我们邀请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严雅萍教授进行详细解答,赶紧点击下方视频来了解吧!


听完严教授的讲解,相信大家都有收获,重点梳理下来包括以下2点:

1. 尽早发现、及时就医、尽快治疗是改善症状的关键。研究发现,对于年轻患者,如果能够早期识别并积极治疗,症状缓解率可达到50%-90%。

2. 在服用抗精神病药、止吐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等有致病风险的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早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了迟发性运动障碍。

  • 所有患者在开始这些药物治疗前、药物剂量或种类发生变化、观察到之前未发现的运动表现时,应配合医生进行检查。

  • 根据服用药物的不同,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每6个月或每12个月进行一次复查,如果患者属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高危人群,复查时间可能需要缩短至3~6个月1次。

二、迟发性运动障碍

会对患者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很多人误以为迟发性运动障碍仅仅是“动作有点怪”,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然而,这种疾病会从躯体、社会和心理三个维度对患者的生活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严重降低生活质量。

1. 躯体功能


上肢功能减弱会导致精细运动技能受损,使一些简单任务变得复杂。如书写时手部颤抖、穿衣时难以系扣子、如厕时无法稳定地操作卫生用品等;躯干或下肢功能减弱影响步态和姿势稳定性,导致患者行走时摇晃不稳,增加跌倒风险,尤其在不平坦的地面或拥挤的环境中更为明显。

2. 社会功能


研究发现,与不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精神疾病患者相比,伴有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更差、社会退缩程度更高(P<0.01)。他们可能因为担心他人的目光和评价而避免社交活动,减少与他人的交流,导致社交圈子缩小,进一步加剧孤独感和孤立感。

3.心理功能


社交媒体平台中对迟发性运动障碍最常见情绪相关术语的分析显示,64%为消极,33%为中性,3%为积极。这表明患者在面对迟发性运动障碍时,多数情况下会表现出消极情绪。

主题分析显示,患者经常对用于治疗不同疾病的药物导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感到愤怒。他们可能觉得这些药物虽然缓解了某些症状,但却带来了新的、难以忍受的副作用。

此外,患者常常感到没有安全感,包括感觉不被社会接受、害怕被他人批判等。这种心理负担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三、迟发性运动障碍

药物治疗注意事项

大多数情况下,迟发性运动障碍对神经系统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的,症状可能会终生存在。因此,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以持续控制症状。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规范合理用药


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请遵医嘱或按照药品说明书,每天按时、足量服用药物(如氘丁苯那嗪),以确保治疗效果。如果漏服未超过一周,可以按照之前剂量继续用药,如果漏服超过一周,需要和医生沟通,重新确定用药方案。

2. 注意饮食影响


氘丁苯那嗪应与食物同服。需整片吞服,不要咀嚼、压碎或掰开 。缬苯那嗪不需要与食物同服。

3.特殊患者用药禁忌


肝损害的患者不能使用氘丁苯那嗪,严重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不能使用缬苯那嗪。

4.坚持长期治疗,切勿自行调整

即使症状已完全消失,也切勿自行减量或停药。任何用药方案的调整都必须由医生指导。随意停药或减量极易导致症状复发或病情加重。如期间出现任何病情变化,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添加医生助理,获取更多内容

↓↓↓

图片

AUST-CN-00772

参考资料:

[1] UpToDate临床顾问. 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诊断.

[2] 张瑞芬. 1例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的护理 [J]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 21 ): 52-5. 

[3] 袁俊亮,谭云龙,王强,等. 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诊疗研究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24, 57(2) : 121-128.

[4] Strassnig M, Rosenfeld A, Harvey PD. CNS Spectr. 2018 Dec;23(6):370-377.

[5] Farrar M, et al. BMC Psychiatry. 2021. 21(1): 94

本内容版权归好心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